本报记者 马艺欧
当2025新虹杯匹克球巡回赛CPC100的最后一记扣杀落地,虹桥商务区的匹克球运动热潮迎来阶段性高潮。日前在上海举行的这场覆盖精英竞技与全民参与的体育盛宴,并非偶然的赛事举办,而是新虹街道与企业深度协同、系统布局的必然成果。
回溯四月,新虹街道创新践行“政企协同”发展模式,联合华东唯一一家荣获中国网球协会匹克球A类推广单位——多多动匹克球共同规划建设华东首片花园匹克球场,将体育设施嵌入商务区核心版图,既响应了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更构建起“触手可及”的运动公共空间。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合作模式,不仅破解了商业核心区运动场地稀缺的难题,更为后续赛事开展与全民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让匹克球运动真正融入商务区,系列赛事启动前两周,专项企业培训率先开幕。来自虹桥商务区各企业的百余位爱好者,通过专业培训课程、教练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战术演练,在团队协作训练中凝聚起企业向心力。这种“培训+赛事”的递进式设计,让随后举办的两项赛事各展所长:虹桥商务区匹克球赛聚焦企业社群交流,12支企业代表队在循环赛中以球会友,将运动热情转化为职场凝聚力;而CPC100巡回赛则瞄准专业竞技,吸引长三角地区运动员同台竞技,精准对接高端赛事资源,形成“全民参与+精英引领”的立体化赛事格局。
系列赛事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体育+商务+社区”融合发展的深刻价值。赛场内外,赛事流量正转化为发展增量:周边商圈借势推出“运动消费套餐”,实现文体消费联动;社区居民通过免费观赛、体验活动,切实感受全民健身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呼应了闵行区“以赛事促消费、以运动惠民生”的发展路径。
从四月球场奠基到九月赛事收官,新虹街道以匹克球为纽带,串联起企业发展、社区建设与商业活力,构建起“场地供给-技能培训-赛事引领-消费联动”的完整生态链,这与 “以新运动促大发展”的城市升级逻辑一脉相承。
2025新虹杯匹克球系列赛事的落幕,是虹桥商务区文体融合发展的新起点。这场跨越半年的体育实践,不仅让匹克球成为连接政企、沟通社群的“社交货币”,更探索出超大城市商务核心区“以体育破题、促多方共赢”的创新路径。
据了解,新虹街道未来将持续深化政企协同机制,完善赛事IP运营,让匹克球继续转动商务活力、激活社区温情、链接消费场景,为虹桥商务区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国际社区注入持久动能,为上海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新虹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