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金霞
近日,2022年“罗湖杯”室外智能健身大赛总决赛完赛。赛事共设8个组别,采用预赛+决赛的机制,经过两个多月激烈角逐,每组前8名选手进入决赛。最终取得“罗湖杯”大赛的冠、亚、季军,优胜奖、优秀奖、参赛达人奖等多个奖项。
决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跨时空、“云竞赛”的新形式。决赛选手可就近选择“室外智能健身房”,利用智能竞赛车设备进行微信扫码报名参赛,比赛项目为一公里骑行竞速,采用电子裁判,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竞赛成绩实时输出线上排行。新形式调动了选手参赛的积极性,赢得参赛选手的好评。男子D组中,64岁朱星百预赛的最好成绩与同组第二名拉开12.499秒的差距。“我年轻时就喜欢锻炼,但苦于没有时间。现在家附近就有这样的智能健身器材,方便又科学。希望以后能组织更多大规模、灵活多样的体育赛事,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朱星百说。
今年以来,深圳充分用好室外智能健身器材,打造百姓身边的智慧“云”赛事,不限地点、不限时间,调动市民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开创了全民健身的新潮流。前不久收官的2022年“深圳踏青日”文体旅系列活动之室外智能健身大赛,自今年5月28日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吸引全市“10+1”区过万市民参与。全市30多个室外智能健身房充分引爆市民参加智能健身大赛的热情,全家男女老少齐动员,纷纷加入到锻炼运动的行列中来,“云健身”“云竞赛”的模式满足市民跨时空比拼的需求,更添趣味性,引发深圳市全民健身的风潮,成为深圳的城市品牌赛事。
根据《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深圳市、区两级将建设不少于300套室外智能健身房,自2020年起,已陆续“落地”60余处。此前发布的《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中指出,推广高品质智能健身器材,鼓励商业楼宇、厂区、园区等重点场所采购使用符合条件的健身器材,打造全民健身新场景。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该区充分利用好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民健身器材,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让市民领略到智能健身设施的独特魅力,引导更多群众参与体育健身,养成科学健身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