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松 索瑞君
四个课目总分453分,每个课目平均成绩113.25分,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部军体运动会上,班长杨钊林打破该单位个人全能纪录,在高手如云的竞技场上力拔头筹。
成绩取得不是偶然,能在硬碰硬的赛场脱颖而出,既有赛场出色发挥,还有过硬实力作支撑,更得益于他对军体训练日复一日的研究和探索。
标杆身上找目标
这样一位破纪录的“军体达人”,本职岗位却是车场管理人员,每天任务是调度派遣车辆。身为后勤兵,工作相对单一,杨钊林在干好本职的同时,也一度感到迷茫,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突破。
“是单位训练氛围影响了我,让我找到目标。”谈到对军体训练热情,杨钊林介绍,在组织军体训练时,领导能以身示范站前排冲第一,战友能结合实际制订训练计划。看他们平时自我加压,在考核中拿高分,杨钊林觉得,自己应该向身边这些标杆学习,把练强军体素质作为目标。
杨钊林从跑步开始,坚持给自己“加餐”,跟着跑得快的战友练长跑,随着成绩稳步提升,他信心倍增。不过突然的意外,却打乱了他订好的计划。
一次训练后,他左脚脚踝剧痛,经查痛处有轻微骨裂,考虑是长期疲劳性损伤,这次受伤让他与当年的军体运动会失之交臂,他的心跌到谷底,不过并未动摇他向标杆看齐的决心。
四处求教寻方法
有了受伤教训,杨钊林认识到,凭一股冲劲,不讲科学地盲目训练,不仅成绩提高有限,还有造成训练伤的危险。伤好之后,他开始系统研究科学训练方法。
那段时间,他四处请教。班长张可恩引体向上成绩突出,每次能拉20个以上,他就虚心学习,了解到引体向上发力肌群,针对性去找背部肌肉发力感觉,还采取分组定时方式,突破个人力量瓶颈。通过不懈努力,他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
获得个人全能项目参赛资格后,看到一起报名的参赛队员都是各单位千挑万选的精英,有的甚至还是单位纪录保持者。杨钊林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差距。像蛇形跑这个项目,他最快才19秒多,按这个成绩参赛,别说破纪录,连名次都拿不到。
杨钊林又下功夫琢磨,听说蓝军分队班长李文龙蛇形跑能到16秒多,就虚心求教,学习到“五步绕杆”跑法,利用倒车杆架设简易场地,让战友王世彬帮忙进行模拟考核,该课目成绩明显提升。
竞技赛场求突破
“引体向上26个,3公里11分30秒,仰卧起坐110个……”从报名参加个人全能,杨钊林盯着该项目纪录,计算每个课目至少拿什么成绩,才能破纪录。
比赛当天热浪滚滚,这对参赛选手来说,又是不小的考验。其它课目他心里有底,唯独担心蛇形跑会拉分。杨钊林回忆,在准备上场前,他一遍遍回忆“五步绕杆”技巧,唯恐比赛中发生失误。起跑、绕杆、转折、冲刺……17秒52,随着秒表指针定格,他终于在这个课目上突破自己极限。
不过3公里这个项目,各单位的体能尖子,给他带来不小压力。跑到第二圈,年轻的选手依然一路狂奔,已经34岁的杨钊林拼劲全力,也只能跟上大部队。脚下“冒火”、胳膊发软……在战友陈晓鹏等拉拉队员鼓励下,他咬牙坚持,跑出11分52秒的成绩。
最终,他以453分的成绩,打破上一届军体运动会个人全能项目439分纪录,将金牌收入囊中。成绩虽然定格,努力仍在继续。谈到下步打算,杨钊林表示,当前很多官兵对军体训练热情很高,但缺乏科学训练方法,下步他将把军体训练经验与战友们交流分享,帮助更多官兵打破纪录,成为“军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