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凯 胡点点
前不久,在武警甘肃总队天水支队组织的军事体育运动会中,带伤上场的机动中队中士彭可伟刚冲过终点就瘫倒在了跑道旁,双手紧捂右腿膝盖,疼痛难忍。支队卫生队文职军医王磊见状立刻上前,在推、按、捏、揉的基础上用银针对准彭可伟腿上的相关穴位,手起针落,反复捻转,不一会儿彭可伟的疼痛便有所缓解。
“王医生的‘针功夫’还真不是吹的!”提起这位针灸高手,在场官兵纷纷竖起大拇指。加入“孔雀蓝”(军队文职)方阵两年以来,王磊不仅熟练掌握了日常医护和战场救护技能,还积累总结了一套实用的军事体育训练伤病中医理疗方法,战斗力“加油站”有了专业的“加油员”。
为兵服务的“孔雀蓝”
“腰腿痛,找王磊呀!”这句话常常被支队官兵们挂在嘴边。
别看王磊现在被战士们“前呼后拥”,刚入职时现实曾给他迎头泼了一盆冷水:第一次参加体能考核,刚跑了一半就岔气了;第一次下基层巡诊,面对战士们“全学科”的伤病痛,完全不知从何处入手;第一次参与实弹射击卫勤保障任务,他因不了解流程险些酿成事故……然而,一次次的挫折并没有让他就此消沉,反而越战越勇。
因为训练强度大,很多官兵都不同程度被腰腿伤痛、腰肌劳损等困扰,王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坚持在每天的军事体育训练中琢磨有效的训练伤防治方法,晚上加班复习运动医学知识。虽然王磊在康复理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一毕业就签约进了一家地方制药厂,但他缺乏临床实践。为突破传统拔罐、针灸导致患者紧张畏惧的心理,出身中医世家的王磊扎自己、问父亲、左手书、右手针,在自己身上进行了上百次实验后,终于对基层官兵真正需要的运动后康复理疗有了全新认识。
军事训练的“护航者”
“魔鬼周”极限训练、勤训轮换、实弹实投……练兵备战的脚步延伸到哪里,王磊的“加油”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长期随队保障让他与官兵贴得更近、联系更紧。在为战服务的探索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拿、震腹疗法、腿足疗法等康复理疗方法,帮助官兵消除或缓解了腰腿痛、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手术后关节康复等疾病困扰,无数官兵因此受益。
临近年终考核,某中队指导员张磊崴了脚,因怕影响单位整体成绩焦急地找到了王磊,王磊采取白药酊、清凉油涂抹,辅助以针灸,独到的“手法”和“针法”配合治疗后,张磊一两次落地走路,三四次便可以小跑了。看到张磊在训练场上进行恢复性训练的身影,王磊说:“看到战友的病情逐渐好转,帮助他们尽快投入训练,不仅有成就感,也是件有意义的事。”
训练伤防治的“带头人”
在王磊的努力推动下,卫生队成立了中医理疗室。前不久,该支队警勤中队二级上士张硕体能训练过后经常感觉肩膀酸痛,加大训练量时症状更为明显,他在中医理疗室接受了一段时间康复理疗后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近期,卫生队开展巡诊服务,王磊发现许多新兵在跑步中经常出现小腿前侧疼痛,考虑多为胫骨前肌筋膜炎,王磊耐心地为官兵讲解跑步的正确姿势,教授自我浅层筋膜松解术、滚轴按摩法等自治互治疗法和相对应的功能锻炼等,还在支队组织的军体训练伤防治集训中为大家讲解康复理疗理论、指导技能实操,并利用以工代训之机为基层培养军体训练伤防治骨干,为伤病战友减轻疼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一线防治能力。
凡是找过王磊看病的战友,无不为他“手”到病除的技能点赞。两年来,百余名官兵接受过他的康复理疗,他让一个个饱受伤痛折磨的“小老虎”精神抖擞地重返训练场,用专业水准赢得了官兵们的认可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