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甲南 罗骏皓
“邓诗文,本周着重以上肢和腰腹训练为主,辅之以3000米跑。”“陈浩,本周主要进行腿部力量训练和长跑训练,穿插组织核心力量训练。”翻开新兵班长孙匡义的军体训练笔记本,一份份“私人定制”计划赫然在目。据了解,这是该新兵大队紧密结合新兵实际制定一人一策,创新训练方法,灵活组训形式,助力新兵训练质效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精准把脉 训练计划“量体裁衣”
“每名新兵身体素质不同,训练当然要因人而异。”某新兵中队长周宇航指着新兵训练成绩档案,上面新兵的成绩曲线、体测数据、薄弱项目一目了然,“就拿3000米跑来说,有些新兵是腿部力量弱,跑步时迈不开腿,需要重点加强腿部力量训练;有些新兵是心肺功能弱,跑步时呼吸急促,那就重点加强心肺功能练习。”
为此,新兵大队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结合训练基地新引入的一批专用器材和智能管理系统,对新兵的骨关节状况、心肺功能、肌群能力、运动表现进行测试,根据每名新兵的身体状况、机能水平,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并建立个人专属训练成绩档案,同时还把短板类似的人员编到一个小组进行训练,训练更加科学高效。
周队长介绍,一系列注重实效的训练举措实施后,大家参训积极性大为提高,开训仅一个月,新兵体能及格率较往年就提升了15%。
科学施训 训练质效“提档升级”
“一组挥臂方式不对,用羽毛球拍进行挥臂辅助训练;二组手指握力不足,进行握力专项训练……”为了提升手榴弹投掷课目训练质效,班长陈朝阳注重循序渐进,按照先分解后连贯的方式,结合实际进行晋级过关式训练。训练中,他还把弹力带、背包绳、羽毛球拍、网球等作为辅助器材引入训练,以提升训练质效。
“班长,咱光练动作不投,能有效果吗?”训练场上,新兵们对新的组训方式产生了质疑,但陈班长却非常淡定,随即挑选了两名实力相当的新兵进行评比试验。一个课时练下来,使用多投训练方式的新兵投了近150枚弹,手臂酸痛不说,成绩还不稳定,偶尔能投过及格线。反观结合辅助训练和辅助器材训练的新兵,虽然投弹数量不到20枚,但成绩已稳定在及格线以上。
“以前觉得投弹只能在室外练,现在在室内也能见缝插针练了,这效果确实不错。”走下训练场,新兵姚浩激动地说。此外,他们还纠治了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3000米跑等课目中“质量不够数量来凑”的训练方法,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加强核心力量、柔韧性以及灵活性训练等,训练成绩稳步提高。
技术赋能 训练状态“快速恢复”
“大腿前侧和屈髋肌群拉伸、大腿后侧肌群拉伸、小腿拉伸,拉伸动作缓慢进行,每组动作拉伸时间约30秒……”在预防训练伤专题讲座上,军医王俊燕正在示范伸展放松的动作要领。
新训期间由于训练课目多、强度大,新兵缺乏训练经验,极易导致训练后放松不到位,身体状态恢复不佳。为此,该训练基地针对如何在高强度训练后迅速恢复,精心新设置“理疗所”,让专业医师手把手教授按摩放松技巧,筋膜枪、泡沫轴、传统按摩更是轮番上阵,让每名新兵都化身为“专业理疗师”。
前不久,新兵们刚结束长跑训练,满头大汗坐在地上,还没等喘口气,排长杨松柏便把大家叫起来奔赴下一个训练场所——理疗所。据悉,该新兵大队已将放松训练纳入体能训练计划,定期组织专题授课,增强新兵自我防护及放松意识。
如今,专属的训练计划与科学的创新训法完美结合,为该大队新兵军事训练提档升级注入了“催化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在磨砺中成长,在奋斗中前行,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