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宸
作为一名传统媒体的“萌新”记者,最近连续多周的外出采访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期间看到的别样风景、增长的人生见闻、谈及的所思所感成为我职业生涯中难忘的回忆。
3月,我跟随体育总局科研所负责第六次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的工作人员先后前往多地进行调研。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当地向导带领调研队伍前往俐侎族人聚居地团山村时,车上众人因村寨四周环山且海拔近两千米,不由得感叹:“山路不只十八弯,白云深处有人家。”
俐侎人村干部李忠海在调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沟通与翻译作用,他告诉我们,作为彝族支系的俐侎族,相互间的交流方式仅靠口口相传。我意识到,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并不只有发达便捷的都市,还有很多乡县和村寨。群众体育工作在这里开展,政策或通知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更多依靠群众的自身意识和基层干部的影响力。虽然语言并不相通,但在大家运动时发自内心的笑容中,我看到了群众体育的真正意义。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调研队伍驱车近两小时来到腾格里示范区,接上负责牧区的调查员后,再驾车近八十公里到达位于腾格里沙漠内的腾格里额里斯镇塔本陶勒嘎查村民委员会。调研结束后,队伍又即刻驱车前往巴彦淖尔市,一天的行程中,车窗两旁的景色由茫茫黄沙到重重山峦,再出现栋栋高楼,“身在此山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群众体育工作在“做精做细做深”道路上的付出和艰辛。
在巴彦淖尔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我了解到,这里如今有多名曾具备体育专业队经历的中老年同志作为当地体育总工会成员,助力着群众体质调查与监测工作。巴彦淖尔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从2020年至今一直自发地参与相关工作,对国民体质健康非常关注和重视,经过近5年时间,如今对相关工作越发熟练。并且他们不要一分报酬,全凭着对中国体育的热爱,我们也只能以补助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一点支持。”
整个行程中,调查团队的每个人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从技术服务的平台优化、采访报道的现场见闻、全民健身的活动开展、国民体质的监测反馈等角度谈起群众体育工作深入基层的艰辛与意义,也在彼此的沟通中进一步体会着国民体质健康工作的深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