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2:综合新闻
“微度假”走热 成假日消费新时尚

  本报记者 赵 萌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微度假”成为新亮点。“微”是指时间投入少,聚焦于周末、小假期;“度假”是指游客在特定地点进行驻留式体验,不同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游览。这种方式无需远行千里,周边公园、近郊村落、城市特色街区……处处都是欢乐场。消费热浪也随着人们出行的脚步不断升温,处处欢声笑语不断。

  “五一”假期,骑行类App活跃用户数较平日增幅27%,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超百场;民宿预订火爆,江西婺源篁岭村民宿预订率达95%,三清山景区民宿预订率达100%,武汉一家城市周边的酒店,客房预订量同比增长50%。谈及假期安排,不少人直言:“就是熟悉的地方待久了想换个空间,当然最好是城市里该有的生活品质不能丢。”

  5月1日,喜欢跑步的北京市民小霜和她参与的跑团成员来到了北京西山森林公园。“你见过凌晨4点的北京西山吗?假期被家人叫起来去郊区跑步,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郊区美景,锻炼之后我们还去吃了朋友推荐的面条,锻炼身体的同时放松了身心。”小霜说,“过两天,我们还要一起去郊区露营。”小霜的假期安排并非个例,当前城市“微度假”模式正逐渐兴起,并成为众多市民“五一”假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各大网络平台,跑步、骑行、露营等户外业态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搜索热度。户外骑行、徒步登山、Citywalk等“体育+文旅”休闲项目,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

  为了满足大众多元化休闲需求,各地竞相打造“城市—自然”互动图景。在1至2小时车程范围内,于城郊勾勒出“出则都市烟火,入即林泉秘境”的游玩半径。让成人在鸟鸣松涛间卸下疲惫,让儿童在绿草溪流间尽情奔跑,这样的理想度假地在更多的城市近郊“生根”。成都新津集趣·农博园共享农庄,将温室花园、几何菜园等打造为地标景观,通过会员认养、特产电商等模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频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郭杜林下经济项目,白天是挑战高空网阵的勇气训练营,傍晚转为森林音乐会与露营穹顶,更植入亲宠乐园、林间集市等场景,实现了生态资源向情感消费品的转变;河北保定以美食与文化为引,拥有从北京乘高铁40分钟直达的便捷,让驴肉火烧、鱼香肉丝等特色美食成为打卡必选项,更有淮军公所博物馆与戏楼等业态,让历史空间成为新场景,为“微度假”注入文化新韵。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成都市民杨亮“五一”假期计划了“微度假”,带孩子去新津集趣·农博园共享农庄。他表示,假期陪孩子去郊区简单生活,快乐无限。另外今年成都本地文体旅活动精彩纷呈,极具吸引力。他还计划带家人开车到附近赏景、唱歌,比挤景点惬意。小霜对此也有同感,她说,城市提供的多元场景,即便是土生土长的人也未必熟悉每处角落,公园、草坪都能成为心灵归处。而且本地出游安排自由,不会像外地旅行因行程紧而走马观花。

  “微度假”的选择,反映出当下市民对本地休闲旅游的强烈需求,这一趋势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体旅融合及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指明了路径、提供了战略指引,还释放了红利与机遇。展望未来,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体旅融合将不断深化,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将更加完善,“微度假”市场也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局面,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球场风云·专题
   第05版:各地风采
   第06版:健康快车
   第07版:军体之窗
   第08版:体彩天地
在大理,排舞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双向奔赴”
上海体育消费节激发消费活力
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启动
二十三年坚守书写体彩与小城的温暖故事
图片报道
中国轮滑滑板公开赛江西崇义站举行
广东一级社体指导员培训走进雷州
“微度假”走热 成假日消费新时尚
中国体育报综合新闻02“微度假”走热 成假日消费新时尚 2025-05-07 2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