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萌
近日,根据相关规定,贵州省体育部门对2024年全省体育彩票公益金安排及使用情况进行公告。以下是2024年全省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
二、群众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通过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支持,有力促进贵州省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贵州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不断完善15分钟健身圈,完成民生实事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250个、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40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体育设施25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升示范项目40个、健身步道200公里、“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项目700个和省全民健身中心工程项目(一期)建设等任务。
举办“村超”“村BA”“村马”“村钓”“姑妈篮球”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2400余场。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和“体质测试黔中行”活动,惠及群众4000余名。开展奥运健儿“六进”活动、“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列主题示范活动90余场次,参与服务志愿者1.2万余人。完成1万余名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组团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竞赛项目18个一等奖,名列全国第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着力建设体育公园,将各级各类赛事活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与9个市(州)100个体育公园串联,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奔向公园去运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培育打造红色体育(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绿色体育(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金色体育(“村超”“村BA”“高桥极限运动”)、银色体育(老年“走、舞、棋”)“四色”体育品牌赛事。举办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9站赛事、2024贵州省第一届“姑妈篮球”邀请赛等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500余场。举办贵州省体育装备制造招商推介等活动,签约交易资金达3000余万元,目前全省体育规上企业达96家。发布“五一”期间10条贵州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十一”期间“贵州十佳运动主题营地”“贵州四大攀岩胜地”。黔南穿越贵南之旅体育旅游线路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获全国体育旅游目的地、贵阳市花溪区高坡扰绕景区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称号。
三、竞技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通过体彩公益金的支持,有力促进贵州竞技体育(含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在竞技体育方面,围绕“巴黎夺牌 全运双增”目标,成立竞技体育备战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备战调度,启动局领导驻队和备战督导工作,高效推动备战工作。充分发挥贵州省运动员“吃苦型”“灵巧型”和“耐力型”的特点,加强三员培养力度,夯实人才基础,培训教练员1295人次、裁判员4239人次,审核授予362名一级运动员,完成6357名运动员全国注册、42815名青少年运动员省注册。强化高、中、低梯度海拔训练基地和夏、冬项目训练基地硬件建设,改造升级攀岩馆,建成跳水馆、气膜馆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司激流回旋基地配套公寓及室内体育训练场地,为训练备战提供更好环境。在国际国内比赛获得金牌125枚、银牌91枚、铜牌90枚。在巴黎奥运会上贵州健儿夺得1枚奥运金牌和1个第8名,贵州省奥运成绩贡献率排名全国第17位,实现了历史突破。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中,贵州省收获8金3银4铜,金牌数排名和奖牌榜排名全国第14位,开创了贵州冰雪运动新篇章。
在青少年体育方面,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发展,以足球青训为突破口,推动完善贵州省足球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足球青训中心“一主四辅”工作模式,毕节足球青训中心国家试点、4个省级分中心和37个县级分中心挂牌,组建116支青训队伍,遴选2668名球员训练并建档,赴浙江等地和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开展调研,构建“123456”工作思路。出台《贵州省足球青训体系建设方案》等1+N个相关政策文件,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7660万元支持足球青训体系建设,选派138名西部计划足球志愿者赴相关市(州)开展足球志愿服务。推动全省202所中小学招收足球特长生6000余名,全省283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打造“星火杯”系列赛事活动。召开全省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奔跑吧·少年”启动仪式暨体教融合工作会,开展中西部足球邀请赛等赛事活动650余场;组织北京体育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学校91名体育专业志愿者开展体育支教,编制《贵州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认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教练员3400余人次,在全国阳光体育大会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