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桂康 余朝义
“3分02秒!”近日,在武警安徽总队亳州支队综合训练场上,随着考官报出成绩,下队仅半年不到的涡阳中队新兵张哲便在季度军事训练考核时创造了支队战场救护课目的新纪录,像新兵张哲这样考核创记录的情况在支队并非个例。近年来,该支队紧盯实战需求,创新构建“精准培养-集智教研-以比促训”三位一体的训练体系,推动部队战斗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为人才成长绘清晰路径
前不久,在该支队组织的军事体育运动会上,机动中队上等兵施阳彤在负重组合课目中凭借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走下考核场,施阳彤感慨道:“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支队实施的人才精准培养计划。”
原来,施阳彤刚下队时,指导员周晨便为他规划了详细的成长路线图:体能训练方面,安排专业教练员手把手帮带,科学制订训练计划,逐步提升训练水平;专业技能方面,指定经验丰富的老班长进行一对一指导……在中队的精心培养下,施阳彤很快成长为训练尖子。
高素质人才队伍对推动部队全面建设至关重要。为此,支队秉持“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育人理念,从学历、专业、兴趣、性格等方面入手,为每名官兵精准“画像”,精细规划发展路径,做到“因人施策、精准培养”,并采取多岗轮训、交叉换岗的方式,引导官兵在不同岗位补差强训,逐步提升综合素质。
锻造高素质教练员队伍
“组织战术基础动作训练时,应根据障碍物形状、高度等情况特点,引导参训人员灵活采用不同战术动作快速通过……”该支队教导队训练场上,金牌教练员周富豪正与各课目教练员围坐一起,聚焦训练中常见问题和组训施教难题,开展集中会商、研讨解决对策。
“新大纲紧盯实战需要,调整了相关课目的训练方式和标准要求,这对教练员组训施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该支队负责人吕伟告诉笔者,他们在组织教练员深入学习新大纲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集中会商机制,跟进阶段训练任务,定期组织教练员围绕训练中存在的不足、遇到的问题集智攻关;邀请经验丰富的金牌教练员、训练标兵和机关部门同志,聚焦重难点课目组训交流经验做法,提升组训水平。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结合训练复盘剖析,围绕训练内容设置、组训施教方式等研究改进方案。把相关课目分解为若干模块,先细化内容组织分训,然后开展整体合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激发官兵训练热情,提升训练质效。
让实战化训练走深走实
有了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还需要科学的训练检验机制。
“加油!加油!……”前不久,在该支队亳州中队训练场上,一场创破纪录小比武激战正酣,官兵围绕攀登、5公里武装越野、枪支分解结合等课目展开激烈角逐。这是该支队常态化组织比武考核,发挥其“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推动练兵质效进一步提升的生动写照。
“比武考核贯穿训练全程,才能更好地检验训练水平,有针对性地固强补弱。”该支队负责人廖志勤介绍,支队发挥比武考核对训练的促进作用,依据新大纲要求,构建“精准练、常态考、阶段评”闭合回路,动态检验官兵训练质效。
实践中,该支队探索走出“随机抽考+集中统考+专项比武”的路子,支队机关统筹资源力量,采取季度、年度军事训练考核和日常抽考的方式,摸排基层中队训练水平,做好指导帮带;各基层中队结合训练实际区分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严把考核标准,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小比武、重点课目小对抗、理论知识小竞赛等活动,让官兵在激烈比拼中摔打磨练,快速提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