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娜 弓学文 刘 洋
万亩油菜花在田野间竞相绽放、水天一色的青海湖生机盎然、巍峨的岗什卡雪峰与辽阔的草原相映成趣……正值盛夏的大美青海,风光壮美、生机勃勃。作为青海向世界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又一次如约而至。来自世界各地的车手们照例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车轮竞技,以环青赛为契机,更集中展现出青海多姿多彩的生态文明之美。如今的环青赛不仅是国际体育盛宴,也是青海“人民的节日”,更是青海“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自2002年启动该项赛事以来,青海以生态为底色、以赛事为“引擎”,历经20多年风雨兼程、驰而不息,环青赛在赛事体系和内涵上日益丰富,竞赛组织愈发完善,再加上大美青海的壮丽风光、人文底蕴和绿色生态,都让环青赛这块“金字招牌”更具活力。如今的青海,经济发展、生态文明以及绿色、人文、和谐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驰而不息、默默耕耘,环青赛与青海已实现“双向奔赴”,赛事举办的24届,是环青赛与大美青海一路精彩相遇、一路依依不舍的24届。7月13日晚,2025年环青赛落下帷幕,但“大美青海之约”依然坚定不移。青海明年见!留在了每一个来青海参赛的车手心中。
国际自行车联盟主席大卫·拉帕蒂安为环青赛送上了诚挚的感谢:“组织一场如此高质量的赛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我要衷心感谢赛事主办方再次向来自全球的车队提供这次比赛的机会。赛事的举办离不开当地各机构部门、赞助商和其他各方的支持,大家都在赛事筹办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再次感谢大家。还要感谢赛事官员和志愿者,你们在努力确保为运动员提供最佳的参赛条件。”
2025“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2支车队、154名车手驰骋高原,在拼搏与超越中展现体育魅力,在激情与梦想中结下深厚友谊,不仅为世界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体育盛宴,更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青海省体育局局长王霞也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奉献环青赛的朋友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团结协作,向世界呈现了赛场内外每个精彩瞬间。“环青赛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深化友谊合作的桥梁。我们看到各族群众高声欢呼、载歌载舞、策马奔腾,为车手加油鼓劲;我们看到比赛之余车手们与观众亲切合影,体验非遗文化,融入锅庄舞欢乐的海洋;我们看到‘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的广阔前景,生态观光、美食体验、产品展销、主题骑行等业态蓬勃共生,展现了大美青海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盛、和谐之治、奋进之力。”
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
以环青赛为依托,青海每年都在创造新场景、新玩法。今年环青赛与往届有所不同,在持续探索“体育+”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推动赛事向赛季转变,将环青赛打造成青海“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
“人民的节日”在青海可谓名不虚传。环青赛车轮所到之处,不论赛道还是起终点,都是人潮汹涌,皆是观赛的身影,这也是青海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逛集市、看比赛、品美食……环青赛嘉年华狂欢,点燃了青海人民以及游客的热情。今年的嘉年华,互助高原冷凉蔬菜成为“爆品”,西红柿、黄瓜等“七彩农业”特色农畜产品使大家能够大快朵颐,同时也使互助“彩虹的故乡”的美誉名满天下。除此之外,锅庄舞等特色民族表演风也吹到了天涯海角,在环青赛“刚察之夜”文艺汇演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车手现场体验了锅庄舞蹈、藏医尤阙疗法。
从盛夏7月开始,青海便进入了旅游季,此时的青海湖碧波荡漾、门源油菜花海随风飘曳、祁连山草原生机勃勃……一路美景美不胜收,尽显青海高原生机与活力。环青赛车轮所到之处,不仅将大美青海传播到了世界,更为当地注入了发展的活力。
共和县作为赛段承办地,与环青赛有着深厚的情谊,历经多年磨砺,不仅形成独特办赛优势,经验与能力也日益成熟,使“圣洁海南 和美共和”的绿色生态名片熠熠生辉,为共和县注入了强劲的发展活力。“环青赛显著提升了共和的知名度与吸引力,青海湖、龙羊峡等景区游客量持续攀升,带动了住宿、餐饮、特色产品销售全面增长,近年来旅游人数和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除此之外,基础设施进行了迭代升级、接待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环境不断美化升级。更重要的是,全民健身热情高涨,骑行运动蔚然成风,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为城市注入蓬勃朝气。”共和县文体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希望能够持续与环青赛合作,深化“环青赛+”融合战略,打造“赛在共和、游在共和、留在共和”的全链条体验,力争将共和赛段塑造成环青赛中最精彩、最具人文魅力的典范赛段。
精心打造千里赛程
在高原,天气变化莫测是常态,盛夏七月的祁连还大雪纷飞,因此对于穿梭于群山之间的环青赛来说,雨天、雾天等天气状况虽然会对车手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环青赛组委会来说,更是莫大的挑战,需要时刻关注山区是否发生落石、塌方等不可控条件,这也是赛事安全举办的前提条件。
果然,前几日还艳阳高照的青海,在第三赛段迎来了持续降雨天气,这也让地形多变的赛道遭遇意外,山区赛段不断有泥沙和落石随着雨水冲入赛道,赛道两侧的保障人员一直在雨中坚守,时刻清扫路面,确保车手和工作人员的车队能够顺利通过。
负责该赛段的互助公路段甘禅工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场从前一晚就开始的中雨让他们彻夜未眠,为确保涉赛道路安全,他们连夜开展巡路工作。而在当天比赛发枪前3个多小时,在国道338海天线卡索峡路段突发的山体塌方,更成为一场与比赛抢时间的修路大战,最终仅用38分钟,他们便抢通道路,保障了赛事顺利进行。
类似于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是所谓的“环青赛速度”。赛场上的精彩,离不开无数为赛事保驾护航的坚固保障。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2023年环青赛第六赛段祁连至西海镇赛道大通河大桥因连续降雨导致河水水位上涨,桥台遭到严重冲刷,道路交通中断。组委会第一时间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抢修抢通,确保抢修路面品质高于原有道路,车手们经过时根本感觉不到这是刚刚修好的路面。赛后,组委会将一件象征着冲刺王的绿色领骑衫,送给了日夜坚守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默勒镇大通河大桥的公路人。
这就是环青赛的速度,这就是青海人的担当!
2025年环青赛的八个赛段,我们能时时刻刻看到这样的场景。无论赛道长短,路线两侧都站满了执勤人员,他们不畏风雨、不惧日晒,即使需要在雨中执勤9个多小时,都无怨无悔,“环青赛牵动着我们全青海人的心”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中,满满的都是对赛事的热爱,他们都是环青赛背后的“无名英雄”,每一个服务环青赛的人都很了不起。
竞技“天堂”走出中国车队
“在那遥远的地方……”若干年前,王洛宾一句优美的旋律,让青海成为人们心中向往之地。如今,以“海拔高、赛道险、风景美”著称的环青赛,早已成为全世界自行车运动员向往的竞技“天堂”,更让中国车手自信地走上世界舞台。
车手们要面对高海拔和多变的天气,这也是他们一次次突破自我的契机。更难能可贵的是,伴随着环青赛等一系列赛事的举办,中国车队以及中国车手近些年在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场上不断刷新速度,展现风采。
青海天佑德洲际车队在2009年因环青赛而成立,也是我国成立时间最长的职业车队之一。该队以环青赛为核心,骑出多名优秀车手,不仅使青海本土车手能够有用武之地,也为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贡献了青海力量。青海天佑德洲际车队主教练吴生君在运动员时期便与环青赛结缘,如今成为主教练的他,依然在环青赛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吴生君表示,高海拔使青海车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车队也在朝好的方向前行,未来要培养更多本土车手,将优秀运动员输送到欧洲历练,同时也要不断引进欧洲的训练体系。
中国安踏-MENTECH洲际自行车队作为中国首支国家级职业自行车队,虽然常年辗转欧洲赛场,但是环青赛也是他们的主战场之一,每年环青赛都会如约而至。“环青赛的魅力是独一无二的,高海拔的比赛路线是全世界独有的,吸引了很多世界顶级车队前来参赛。”中国安踏-MENTECH洲际自行车队的外教表示。
凤凰菲尼仕-SCOM-恒翔洲际队的车队经理李富玉对于环青赛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看到环青赛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他也非常开心和自豪,他希望环青赛能够成为像环法那样的百年赛事。
李宁之星洲际自行车队在本届环青赛的表现十分亮眼,不仅收获了两个赛段冠军、一个赛段亚军、一个赛段季军,而且还6天保有爬坡王圆点衫、4天身披冲刺王绿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