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 宁文/图
很多人为了减脂,可能会选择在健身房里跑步、跳操、撸铁……然而当体重和身形迟迟没有变化时,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的选择,尝试“古法健身”。在安徽,一句“虎鹿熊猿鸟,减脂烦恼少”,正悄然引领健康塑形新风尚,它指向的正是神医华佗创编的千年养生瑰宝——华佗五禽戏。这套古老功法模仿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正成为现代人轻松享“瘦”的秘密武器。
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已达34.3%,肥胖率超过16.4%,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同样严峻。在健身房办卡后沦为“沉睡会员”、节食减肥陷入“反弹怪圈”、高强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无数人在减脂路上屡屡碰壁。而在这一背景下,融合中医理论与养生智慧的传统功法华佗五禽戏,正以创新姿态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破解“减脂难坚持、易反弹”痛点的利器。
为何“五禽戏”让减脂“烦恼少”?其一,模仿动物形态,让运动本身充满游戏般的乐趣。想象自己如猛虎般扑纵,似灵鹿般伸展,像憨熊般沉稳晃动,若猿猴般轻盈跳跃,同飞鸟般平衡展翅——运动趣味性消除了健身者的心理负担,让“动起来”不再需要咬牙硬撑,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并长期坚持。其二,五禽戏非单纯肢体运动,它要求动作、呼吸与意念三者协调统一。这种深度的身心投入,能有效平复焦虑,显著缓解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压力。而压力正是诱发“压力性进食”和脂肪堆积的元凶之一。身心舒畅了,“管住嘴”自然更轻松。其三,五禽戏作为一种温和的养生运动,其精髓在于细水长流,避免了高强度运动后因难以坚持而导致的体重反弹,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减脂与健康管理。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实施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发起的“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近年来,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积极推广普及华佗五禽戏,开展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华佗五禽戏工间操活动,以及“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通过社区推广、校园干预、文旅融合等模式,让千年非遗焕发现代生命力。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五禽戏被纳入体育课必修内容,学生们穿着统一的练功服,在操场上演练“熊运”“鸟飞”,一招一式颇有章法。该校体育教师介绍:“以前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不到80%,引入五禽戏教学后,这个数字提升到92%,学生们的专注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明显增强。”
不仅在校园,五禽戏进社区的成效同样显著。合肥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五禽戏纳入慢性病管理方案,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制简化版功法。65岁的高血压患者王大爷坚持练习半年后,血压波动幅度减少,降压药剂量减半。“以前觉得养生就是‘少吃药、多睡觉’,现在才明白,跟着老祖宗的法子动起来,身体才能真的硬朗。”社区医生表示,五禽戏的推广让慢性病管理从“被动服药”转向“主动健康”,患者的依从性大幅提升。
五禽戏的复兴呼应了当代人对健康本质的重新审视:体重管理不再局限于热量加减,而是身心的和谐。当白领在办公室模仿“熊晃”缓解久坐疲劳,当小学生通过“猿摘”训练专注力,当产后妈妈用“鸟飞”恢复体态,传统功法已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命观。这种“以柔克刚”的健康哲学,与当下流行的“极简主义”“可持续生活”理念不谋而合——减脂不必与身体为敌,而是要学会与自然共生。
在亳州市薛阁社区展演活动中,五禽戏爱好者胡女士不禁感慨:“我们练的不只是招式,更是找回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减脂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与其在痛苦中反复挣扎,不如从华佗千年的智慧中寻找答案。“虎鹿熊猿鸟”不仅是一套动作,更是一种充满乐趣、关照身心、可持续的健康生活哲学。穿上舒适的运动服,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今天就开始你的“五禽戏”减脂之旅吧!晨起模仿猛虎扑食唤醒活力,午休学灵鹿舒展缓解疲惫,睡前练飞鸟展翅助眠安神——让模仿生灵的灵动,驱散减脂的阴霾,在愉悦的律动中,遇见更轻盈、更健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