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宸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当天,我来到国家奥体中心(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全国主会场之一)采访报道。尽管那天阴雨绵绵,但进入国家奥体中心体育馆后,我立刻感受到满满的全民健身热情。随着活动逐步推进,我从惊讶于现场观众之多、受邀的非遗运动展示和赛事活动内容之丰富,过渡到感动于专业体育公司对数智体育领域的探索之深、群众对新兴项目的体验兴趣之浓,及参与“百队杯”的家校双方对青少年体育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整场活动让我感慨颇多。
活动结束,我和其他记者坐在一起等待采访国家奥体中心负责人。此时,附近的匹克球场地,青少年们还在探讨规则,认真挥拍;面前的展演区域,中老年表演者久久未散,参与体育的快乐与活力展现在每个人脸上;背后的看台座位上,来自北京各区的群众还在交流健身经验,相约一起锻炼……出生于1997年8月8日的我不禁感慨,自决心进入体育类院校学习体育新闻专业起,就想象着将来在工作中度过生日的场景,而今这一幕成为现实,让我有了实际的感受。
等待采访时,国家奥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同我们闲聊。她问我:“外边那么大的雨,里面又这么火热,你感觉怎么样,在想些什么?”
“作为报道群众体育的记者,未来很多年,我还会在全民健身日过生日。”我笑了笑说,“能从体育爱好者变成体育新闻从业者,进而成为全民健身工作不断进步发展的见证者、传播者,这挺有意义的。”
就在我敲下以上文字时,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体育专场刚刚结束。我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全民健身日期间,在全国共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截至2024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8.5%,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一些地区聚焦不同人群开展差异化赛事活动,比如四川连续7年举办“川籍农民工运动会”,累计带动川籍务工人员参与健身超200万人次;“村超”“村跑”“浙BA”“苏超”等一批火爆的“村赛”“城赛”以体育为媒,既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也促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作为主要报道全民健身和青少年体育的记者,这些“十四五”期间取得的相关成就让我深感振奋,而8月8日在国家奥体中心目睹的生动场面,正是这一系列数字和成就的具象化。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也是我的生日。在国家奥体中心,大家听到我和工作人员的对话后,几位同行笑着说,“看来,你注定是要干这一行的。”我想,继续作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见证者,我非常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