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7:青少年体育
专家支招开学季~~~
青海互助县——~~~
奋“泳”争先 劈波斩浪~~~
河南省幼儿体育培训班开班~~~
青海互助县——
以体教融合激发人才培养活力

  本报记者 顾 宁

  体教融合是激活人才培养活力的关键路径。近年来,青海互助县立足本地实际,以“体教融合、优势互补”为核心思路,通过多项扎实举措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为强化统筹推进,互助县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青少年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先后制定出台多个文件,加强制度保障,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当地始终遵循“普及推广、体教融合、人才为先”原则,畅通小学、初中、高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升学渠道,通过严格选拔、强化训练、参赛历练等环节,持续完善后备人才培养全链条机制。

  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互助县创新打造“业余体校+二中”的三集中训练模式,由业余体校选派两名专职教练驻县二中开展工作,既负责竞体后备人才的训练与管理,又在训练之余兼带体育课和体育社团工作,让教练员同时承担起竞技项目指导与体育教学的双重职责,形成了训练与教学联动的新型模式。在人才选拔上,互助县坚持科学选才、重体重文,业余体校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选材标准,每年6月至7月,教练员会在全县19个乡镇开展为期15天的首轮选拔;通过首轮选拔的学生,于7月中旬在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进行第二轮选拔,最终从全县上千名学生中选出20名优秀体育人才,待小升初文化课成绩公布后,结合成绩确定12名学生,由县教育局统一安排进入二中就读并参与训练,既保障了选材质量,也兼顾了学生的文化学习基础。

  队伍建设是提升培养水平的关键,互助县先后引进中长跑、竞走专业教练员2名,考核招聘竞走教练员1名,专职负责学生的选拔与训练工作。在训练安排上,严格保障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按照青少年训练教学大纲制定计划,将训练时间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5小时(早晨6点至7点半,下午5点半到6点),实现训练与学习的平衡。同时,以业余体校为纽带,积极发挥社会体育组织作用,鼓励县级单项体育协会为学生提供专项运动技能培训;每年寒暑假,由县文体局牵头,业余体校提供场地、设备、教练员补助等支持,各体育单项协会选派教练员,开展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项目的两期培训班,在丰富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同步挖掘体育后备人才。

  一系列举措推动互助县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在体育竞技方面,2022年互助县在青海省第十八届运动会上夺得12枚金牌、9枚银牌、6枚铜牌,其中运动员李玉珠打破少年女子甲组400米省运会纪录;2023年在青海省田径锦标赛上获得3枚金牌、12枚银牌;2024年在该赛事上再获5枚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体教融合的崭新格局持续显现。在文化学习方面,教练员既关注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也重视其文化课成绩、价值观及兴趣爱好的培养,训练之余会通过组织练习毛笔字、阅读中外名著、朗读诗歌、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方式,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提升素养,参与训练的学生文化课成绩显著提高。

  未来,互助县将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完善相关机制与措施,整合资源,提供更优质的体育和教育服务;同时持续创新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体育人才,并将积极拓展体育赛事的规模与影响力,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球场风云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体坛时评
   第07版:青少年体育
   第08版:体彩天地
给青少年的健康调适“锦囊”
以体教融合激发人才培养活力
全国体校U系列游泳锦标赛举办
科学筑基引领幼儿体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体育报青少年体育07以体教融合激发人才培养活力 2025-08-26 2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