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 彭郑鑫 吴晓乘
春季练兵正当时。射击场上百步穿杨、搏击擂台激战正酣、演训场内硝烟弥漫……这是近日武警安徽总队开展特战分队指挥员暨重难点课目教练员集训的一幕幕生动场景。
此次集训,该总队在共同课目全面加强、重难点课目专研精训、专业课目专攻精练的基础上,注重夯实参训人员体能基础,旨在全面锤炼参训人员的指战技能和军事素质。
科学选配 整合优质资源
“在登船时要把握好步幅大小,特别是要学会如何调整并控制好自己的呼吸……”在水上狙击训练时,伴随船体晃动带来的身体起伏,参训队员高明广耳边传来教员黄英普的提示,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更是制胜之道,在2023年总队“八一枪王”争霸赛中,黄英普力压群雄斩获“枪王”桂冠。
“教练员是训练质效的总开关,教练员队伍素质直接影响基础训练的水平。”该集训队大队长卢海舟告诉笔者,为发挥优秀教练员的酵母作用,特意从基层部队挑选出一批在往年比武竞赛中夺魁的训练尖兵,区分专业进行教学培训,并组织预任教员上岗考核,最终黄英普等9人脱颖而出,担负集训教员任务。
期间,他们鼓励教员根据集训队员能力素质分类制订“个人菜单”,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自主开展考核讲评,引导大家在兵教兵中补足能力短板。“通过教员黄英普的指点,我的射击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来自宣城支队的左训杰在上次支队组织的军事体育创破纪录活动中,因为发挥不稳定成绩非常不理想,通过这次集训期间的体技能训练,他的射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注重体能 夯实基础训练
“从以往集训科目开展情况看,部分官兵重技能轻体能,往往制约了自身总体成绩的提高,容易出现体能不足的情况。”该集训队参谋童幸介绍, 此次集训严格按照专业制定课表,同时融入基础体能训练课目。
打胜仗必须筑牢基础,强技能必须强固“底盘”,基础训练什么时候都轻视不得、马虎不得。为此,集训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基础体能训练套餐,利用早操等时间,采取集中组织、以老带新、个人自训等形式,开展军事体育训练,利用龙虎榜、展板等载体,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同时建立个人训练成绩档案,有的放矢地开展强化训练,让每名官兵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强化基础体能。
“之前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现在我发现,训练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搏击训练助教潘忠昱感叹道,在实战对抗中,虽然掌握了动作要领,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实战训练中经常因体能不足而动作变形,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体能基础越扎实,技能训练越有底气”。该集训负责人王胜介绍,此次集训以实战化训练为导向,以训练效能为核心,结合官兵现阶段任务特点,在训练中固强补弱、精进技能,以基础体能训练水平巩固带动综合作战素质提升。
聚焦实战 锤炼任务能力
“1组迅速占领东侧围墙实施封控”“狙击组迅速占领北侧制高点”“停!”,战友正准备行动时,教员却中止了这场突入行动。
“战场环境瞬息万变,教学法不是搞套路、走程序,大家要学会因时、因地灵活使用战法手段,生搬硬套最终只会走进死胡同。”教员的一番话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深思。“怎样才能把训练推陈出新更贴近实战?”这是所有参训人员心中的问号。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集训队着眼当前任务实际,尽可能在训练中营造真实战场环境,提升实战化教学水平,集训队员高准向笔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在前段时间开展的红蓝对抗训练中,模拟街区内大小不一的障碍非常考验战术意识,一方面需要注意隐蔽自己,做好战术动作,另一方面要考虑通过模拟街区的速度,达到战术目标。”紧贴实战的场地设置和充满对抗的火热氛围让战术教学别具战味。
如何一招制敌?如何选择最佳出击时机?面对演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集训队员们反复复盘推演,共同研讨分析,把技战术与体智能融为一体,为打通遂行任务能力瓶颈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