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平平
在江西省樟树市消防救援大队,有这样一群年轻人——身着消防服时,他们是逆行火场的钢铁卫士,披上舞龙服时,他们是腾跃赛场的运动健将。他们就是“中国警营第一龙”——红盾舞龙队。挺进第十五届全运会舞龙项目决赛,不仅是对自身实力的证明,更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体育精神与消防救援使命的深度交融。
舞龙是讲究力量与技巧结合的团体竞技项目,也是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载体,与消防救援“团队作战、生死相依”的精神不谋而合。
训练和备赛过程中,有的队员脚踝严重崴伤,仍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带着护踝投入训练,有的队员为保障训练连贯,取消既定休假,错过女儿生日,还有的队员为了不拖后腿,顶着高压自我排解、自我加训,将每一个跳跃、每一次走位都化作肌肉记忆,恰似他们逆行冲锋、火场救援的执着与坚守。
首尾螺旋跳(又称首尾跳龙转位)堪称整套舞龙动作的灵魂,要求“龙”在高速旋转中瞬间完成首尾换位,这对队员们的默契度和精准度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
“龙头”赖永辉说:“面对无法预知的救援任务,我们尚能在最短时间分解任务、完成救援。已经设计好的规定动作有什么理由练不好?”秉持这种信念,队员们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细节,临近比赛的那段时间,大家简直“疯了”:动作没完成,重来!动作完成度不高,再来!顺利完成动作,做得好,接着来!
这种永不言弃的劲头,既是中华体育精神中“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生动写照,也与消防救援中“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的精神一脉相承。
从全运会预赛归来不久,樟树市遭遇重大火情。某日黎明,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品的仓库火光冲天,辐射热灼烤着空气,流淌火肆意蔓延。队员们顾不上调整状态,迅速切换到“战斗模式”,与增援队伍密切配合,鏖战5个多小时成功压制火势。归途中警报再次响起,他们又马不停蹄奔赴酒精厂房救援现场,直至午后才成功化解危机。
赛场上腾跃翻飞,火场中逆行冲锋,红盾舞龙队用行动证明:体育精神不仅闪耀在竞技场上,更流淌在每个平凡岗位的坚守中,传递着永不言败、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为中华体育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