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甲南 罗骏皓
“10分37秒!”日前,在武警山东总队聊城支队群众性练兵评比竞赛上,多项纪录不断被刷新。近年来,该支队狠抓教练员人才队伍建设,从训、评、用3个方面,坚持选育结合、全面考评、灵活任用,教练员队伍“一池春水”越来越活,助推部队训练成绩快速提高。
创新训练模式 强化教学基础
教练员教学组训能力直接关系到训练效果,而过硬的教学组训能力离不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为此,该支队在今年教练员集训比武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模式。一方面邀请院校优秀教员对学员进行授课导训、分类考训、以管促训,进一步扎实学员编写教案、组训施教、带兵训练的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组织学员赴总队训练基地现场观摩精品课,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保障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立体化进行观摩学习,帮助学员开拓教学视野、理清教学思路、丰富教学经验。
“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不仅要懂得如何组训,更要懂得如何管理,这样才能调动大家训练的积极性,让大家全身心投入训练。”训练场上,教员孙栋精彩的授课赢得学员们阵阵掌声。教学过程中,他贯穿了“要想扛好红旗,自己先当标杆”的组训思想,学员深受影响,纷纷效仿。
前不久,朱领航在支队教练员比武中一路“过关斩将”,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他表示,自己通过参加集训比武,领悟到了教练员带兵练兵的精髓。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以优秀教练员为榜样,站排头、当标杆,不断提高教学组训能力,为支队军事训练水平提升贡献更多力量。
创新考评机制 注入教学活力
“平时在中队下苦功、带头练,不如在比武场上‘亮个相’。” 这句话曾是一些基层教练员面临的无奈和现实,长此以往,基层教练员渐渐形成“重比武、轻平时”的错误认识。
针对情况,支队党委班子群策群力,选派常委分头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方法举措,制定形成基层教练员考评办法。按照“平时”“比武”两头抓的考评思路,利用季度考核时机,采取课目成绩测试、教学成果展示、官兵满意度调查等方法,对基层教练员进行平时考评。将平时任教效果和官兵满意度作为考评基层教练员的重要指标,提高平时绩效的权重比。
同时,支队按照优中选优、梯次配置的原则,建立优秀教练员人才库,综合平时和比武成绩,把基层教练员整体分为优秀、良好、合格3个层级,在警士转晋、评先入党等重要事项上适当向优秀教练员倾斜,让基层教练员更有奔头。
创新施教方法 提升教学效率
“在做单杠5练习时,除了杠上动作要做得标准,下杠动作也在评分中占很大比重,我将其总结为3个字:高、飘、远,下面请看我的动作示范……”在送教下基层的过程中,教练员李海睿运用分步细训法细致讲解动作要领。
执勤分队体积小、分布散、彼此之间距离较远,许多课目难以集中组训,教学保障难以集中实施。为此,该支队灵活采取结对帮带、轮流任教、精准帮扶等方式,遴选优秀教练员积极送教下基层,让优秀教练员为基层单位轮流授课,提高教练员任用的效费比。过程中,将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教练员与训练成绩较差的中队结成帮教对子,针对中队训练弱项进行精准帮扶,让优秀教练员与中队官兵面对面讲要领、手把手教动作,补齐训练短板,逐步提高部队整体训练质量和层次。
此外,支队积极发挥警士队伍一线带兵人作用,让一些不在教练员岗位、有着课目特长的警士拿上“教鞭”辅助教学,将经验、心得、体会搬上讲台,让本来枯燥的动作要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实现教学方法通俗化、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