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骄 尚正姣
走近西藏军区某旅的训练场,一个身体健硕,皮肤黝黑的藏族战士正“飞跃”在高寒山地500米障碍场上。他就是被战友们亲切称之为“藏北雄鹰”、在军营熔炉中淬炼成长的藏族战士伍金赤烈。
凭本事 带出精兵
“呼吸放松,握紧拳头,手臂使劲……”一句句掷地有力的训练声回荡在驻训地的器械训练场上,班长伍金赤烈正在对新兵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
来自江苏的吴章浩是今年3月份入伍的新战士。挥别了江南水乡来到了雪域高原,当他第一次到4500米的羊八井驻训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强紫外线……这些高原独有的环境“挑战”让他举步维艰,军事基础体能更是重归于零。伍金赤烈了解情况后对他“单独开小灶”,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带着吴章浩在双杠上锻炼手臂和腹部力量,亲自背着40斤负重背囊陪着他练习在高海拔跑步的呼吸方法和技巧,还为其量身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班长是一名藏族,对我的训练和生活关爱有加,特别是在军事体能训练中他很上心。虽然要求严格,但他总是鼓励我要相信自己,还会跟我讲他的经历,有时候我感觉他更像大哥哥一样,我遇到了一位好班长!”谈及此,吴章浩满眼的幸福和激动。
在部队的大熔炉中,伍金赤烈的身份由群众到党员,从普通一兵到连队骨干,是旅队有名的带兵人,如今他带出的100余名新兵都成了基层连队和机关岗位的行家里手,有的还成为了训练能手,为单位在各级军事比武中斩获奖项。
守初心 圆梦军营
时间拨回到那年冬天,伍金赤烈的家乡遭遇了极为罕见的雪灾,大雪封山近半个月,以放牧为生的牧民们正为此愁眉不展时,驻地解放军官兵踏着及腰深雪,为他们送来生活物资,还组织力量修葺了被大雪压垮的牛羊棚圈。
这一军民鱼水情的行动,在伍金赤烈心中悄悄埋下了要成为“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的意思)的种子,他憧憬着有一天身穿戎装,手握钢枪。
终有一天,伍金赤烈圆梦在火热的军营。在这里,起初由于他常年生活在藏区,跟五湖四海的战友沟通起来很是困难,许多汉字都认不全,伍金赤烈就每天通过看新闻读报纸来学习文化知识和练习普通话。
拥有放牧的经验,连队安排他负责单位的饲养员工作,一段时间下来,他精心管理的养殖棚圈打理有序还整洁正规,这让他成为全单位重点推广介绍农副业经验的“饲养能手”。同时,作为“本土作战”的他相比其他战友,在军事基础体能上有着天然优势,犹如一只翱翔的雄鹰逐飞在雪域大地。
靠实力 赢得尊重
近年来,伍金赤烈先后参加了国际军事比赛“厄尔布鲁士之环”的选拔集训和西藏军区“雪域之巅”群众性练兵比武等活动。其间,他为了和其他队友缩短军事训练上的差距,常常自我加压,突破极限,当夜晚的熄灯号响起时,健身房里的“铁家伙”成为他最好的“知己”,当清晨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时,伴着起床号声他已经跑完了5公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努力结硕果。伍金赤烈在2021年西藏军区组织的“雪域之巅”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勇创佳绩,在旅队“尖子比武”创破纪录中夺得名次,在营连工作中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点名表扬,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嘉奖,还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藏北雄鹰”。
“雄伟的高山厚土,辽阔的边疆防线,我身后的风景很美,在蓝天白云间,蕴藏着像蓝宝石一样的湖水,像白莲花一样的雪山,我时刻守护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用生命捍卫脚下的每一块热土!”这是伍金赤烈在军旅笔记本扉页上写下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