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5:全民健身
后亚运,杭州市民动起来

  本报记者 林 剑

  杭州亚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但全民健身热潮依旧涌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的“室外智能健身房”,成了市民运动锻炼的热门去处,月均使用人次从5000多上升至7000多。

  “作为杭州市民,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时我也更关注自己的健康。每天下班后,我都会来这里锻炼,不仅有助于减压,还让我更有精力和动力去为中国运动员喝彩!”45岁的李先生是黄龙体育中心室外智能健身房的“资深运动健将”,每天打完羽毛球后都会到此加练腿部肌肉及拉伸放松,“器材非常专业智能,可以自己调节阻力,对于有特定肌肉群训练需求的人来说,非常有针对性,每次运动完还有运动数据直接同步到手机上,可以实时跟踪自己的运动状态,很不错!”

  据了解,2021年12月,黄龙体育中心完成亚运提升改造工作,而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好家庭室外智能健身房,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智能健身设施,还为市民提供了健身健康的科普知识和运动社交的平台,成为这场全民健身迎亚运浪潮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已吸引了2万多市民经常锻炼,使用人次超25万次。

  在杭州,还有另外一处室外智能健身房,建在西湖区文体中心。这是西湖区通过“集民意、汇民智”而建的室外智能健身房,在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收集全民健身诉求意见3000条的基础上,于今年8月建成,24小时免费面向全体市民开放。因智能化的健身体验与便捷的数字化应用,吸引了众多市民体验打卡,仅一个月时间就有2000多市民经常锻炼,使用次数超15000次。

  为了更好地运动健身,一些市民自发组团组建“健身打卡兴趣组”微信群,“大家都想要运动健身,我们小区里很多人都来这里锻炼,环境好,空气好,运动之后心情更好。”60岁的王女士是社区党支部的主要干事,她经常组织小区居民一起到西湖区文体中心的室外智能健身房运动,不仅能够互相激励,还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这里的场地非常适合大家一起运动,设备多样,大家都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器材,同时还能认识许多新朋友,大家一起讨论亚运会上想看的比赛,相处非常融洽。”

  “年龄不是借口,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亚运会将杭州推向世界,我要为杭州代言,我运动,我自豪!”满头白发的刘先生精神饱满,面色红润,步履稳健,丝毫不输年轻人。

  在杭州,全民健身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市民们积极参与运动,为自己的健康增添活力。这股全民健身的热潮,不仅让杭州展现出东道主的自信与风采,也让这座城市焕发出更加昂扬的生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专题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体坛时评
   第07版:青少年体育
   第08版:体彩天地
后亚运,杭州市民动起来
河南“公仆杯”乒乓球赛省直赛区开赛
掼牌竞技大赛助力社区开展智力运动
助力乡村振兴 体育先动先行
湖南发放3700万元消费券助力全民健身
全国动力伞冠军赛“绽放”三亚
中国体育报全民健身05后亚运,杭州市民动起来 2023-10-17 2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